预期陷阱影響投資者判斷
- Vivahome HK
- 2023年7月2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本週中國公佈了其國民生產總值GDP,第二季增速是6.3%,就這個數字來說,究竟孰好孰壞呢?
若果以第一季的4.5%來作指標,其實不差,一來增長持續,二來兩者拉均後這一年還是有機做到5%左右,與總理設的全年目標差不多。然而投資市場上就充斥著不少悲觀說法,說到不能達到7.3%的預期目標,顯示中國經濟有大問題。
從現實的觀察,筆者也認同國家在經濟政策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落墨,從而增強其經濟增長動力。然而市場人士要預期7%或以上,筆者就覺得預測的人有很大商榷。
其一,從歷史數據上,中國自2015年中後,即使在沒有中美衝突的情況下,其實也沒有幾多次達到7%或以上;其次是經過這麼多年,中國經濟體已經是全球數一數二大,試問要這樣高速增長是十分困難。當然,這些分析員會說因為中國上年疫情嚴重,基數低,所以在經濟重啟下應該可以有更理想的升幅。可是,當他們說中國增長較預期低,但觀乎下列國家的GDP增長又如何?
東盟是4.1%;巴西4%;俄羅斯是2.2%;印度1.9%;日本1.9%;美國1.8%;歐盟1%;英國0.1%;韓國0.3%;烏黑蘭-13%。單單這樣簡單列出,同期這些國家和地區也沒有這個增長速度,試問點解中國就要高速才算經濟復甦,而這些國家就已經可以說經濟回復正常。實際上,若果單看疫情中的GDP,美國最高也只是反彈也過一次6%、歐盟也只是5.5%、巴西也只是5%,試問這些經濟體系還未及中國,自己也沒有這麼大動力,點解會認為中國要快速反彈才叫達標呢?
作為投資分析從業員多年,筆者也明白現今在去中國風險的風氣下,部份西方媒體和經濟分析是用預期落差去表達不投資中國是正確的方向,從而引渡資金繼續徹出中國。然而真金不怕洪爐火,若果被預期數值愚弄,而忽視實際價值,反而選擇了投資於沒有實質增長支持的市場和工具,長期來說一定輸多贏少。其實預期陷阱不只是由偏頗數據和三流經濟分析員預測而造成,投資者自己很多時也很容易自己建了預期陷阱而不自知,最終引至損失慘重,最常見就是在賭場。
賭徒在賭桌上見連開十舖閒,覺得百份比其實都是一半閒一半莊,所以經常有以下想法一:開了這麼多舖閒,下舖應該是開莊,或想法二:覺得開了這麼多舖閒,可能有設計古怪,所以下舖應該也是開閒。
然而,無論這賭徒是用那個預期想法,其實也是跌了入預期思想陷阱。這個看似合理的預期之盲點是,事實上每次開的機會也是獨立的事件,跟上一次或十次也沒有關係,一般人覺得所謂有路捉也是錯誤的預期思想。人類自設的預期思想陷阱是覺得在合理和公平情況下,無理由會連續十一舖閒或沒有理由不繼續開閒,因此賭場也十分喜歡補捉這客戶心理,經常在賭桌上顯示往績,好讓大部份人去從中作參考(但實際上是沒有參考價值),找心水落注。
這類預期思想陷阱無處不在,要一一避免絕不容易,所以我經常跟投資者說:「跌一跤是小事,最緊要不致命,真正從教訓中學會人生課堂,從新來過就自然更強大。」
不是渾水是熱水
香港早期的CFA,早年經常參與財經節目、在報章雜誌撰寫財經專欄,亦在公營機構負責大型基金管理,但自立門戶後就少有露面,直到現時江湖再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