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需要面對三個問題:
美聯儲加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已經連續5次大幅加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下區間翻了12倍的情況下,鮑威爾仍然堅稱 “通脹不降,加息不止”? 為什麼激進加息仍然無法有效控制通脹呢?
簡單回答一下:
1. 加息加的是銀行間借貸的成本。銀行可低利息借出去的錢少了,向其他銀行借錢的成本變高,為吸引居民提高存款利息的幅度絕對小於貸款利息的變高。
2. 如果市場本身錢很多,銀行根本不需要向其他銀行借錢,同業拆借市場沒人需要借錢,美聯儲就很難達到加息目標。而疫情後美國的無上限QE計劃所釋放的貨幣與衍生貨幣就遠超歷史水平。
3. 當利率很高,短期資金擁有著覺得把錢借給美聯儲好過借給銀行,所以去買債。市面上資金雖然由此減少,但物價水平本就高企,人又沒錢,很難說將來會生產更多商品/產品賣更便宜。
所以,更有效的方法是,先將市場上的錢變少,再提高新貨幣生產的成本,即先縮表再加息。美國本輪的逆經濟操作邏輯,正是當下全球經濟下行的導火索。
從勞工部數據可以看到,美國連續4個月的職位空缺在1000萬以上,失業金申請人數在高位徘徊。大家的就業意願不斷下降,也就是說,很多人發現自己原來可以不花那麼多錢,出去上班的話,薪金由於通脹反而下降,所以甘願退出勞動力市場。
勞動力減少,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夢想就無法實現。如今主動挑起與中、俄兩國在貿易上的摩擦豈不是買櫝還珠,取捨失當。全球範圍內股市都未見反彈。原本進入歷史性底部的港股也受壓A股、美股的不活躍。即便當前香港終於迎來防疫的開放性政策,其對資本市場的刺激效果也寥寥。
不排除各國或陷入比08年更大的經濟危機風險,“溫水煮青蛙,熬著熬著就死掉了也未可知”。但市場目前最需要的也是時間,在徹底深陷水深火熱之前,提振市場信心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看的是各個賽道自身的調整,加上外圍環境的變化。今年底之前,能有新的增速高、估值合理的行業率先走出來(可惜之前的新能源汽車因估值過高現有回調),我們就還有希望。
短線炒股的各位,就不用考慮過多因素。10月頭兩周,把握大消費方向,謹記“止損止盈莫貪心”,仍可有收益。
本週推介:
2057.HK 中通快遞
理由:
節假日、購物節來臨,消費旺季。物管服務直接受益。
技術性RSI開始反彈,動量增加。
風險:
需求不及預期;
疫情反復區域性有封控風險。
買入價:190.9
目標價:200.4
止蝕價:186
***未持有上述股份財務權益。
***以上內容只作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言論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