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於1月17日公佈,2022年國內出生人口達956萬人,死亡人口達1041萬人,人口比上年足足減少85萬人,這也是1960年代初後,人口首次下降,而根據官方數字,中國現時總人口達14億餘人。這個數字公佈其實有多面去分析,不單對中國日後經濟發展和型態有深遠影響,對全球的供需也起著關鍵性作位置,大家不妨一同研究研究。
小康人口太多引來全球資源分配問題
首先從數字來看,中國人口仍然十分龐大,只是比印度人口少,但已經是四倍於美國、十多倍於日木等發達國家。以往一窮二白之年代,單單要產生足夠的米飯養龐大人口去生存下來已經不容易;到後來這一大群人民,不單得到溫飽,還有知識水平和學歷提高、勞動力和生產力也不斷向上游,不得不佩服國家領導之計劃和實施,為這國家在短時間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現時中國作為一個經濟逐漸富庶的國家,溫飽整體來說不是大問題了,反而因為大量小康和中產的群眾出現,帶來是大量生活物資質和量的需求問題,引發全球對資源分配的衝擊。
大量小康的人口出現時,其中一定會刺激不少生活物資的需求。筆者記得去南韓和日本出差時,見過南韓和日本的藥材經銷商,他們就說到現時在中國雲南買入藥材原材料貴了很多。筆者跟他解說因以往這些藥材只有外地人負擔得起,所以主要是出口,自然價格較便宜;然而隨著國內小康的出現,國內需求也大幅增加,而這個需求動不動就是億億聲,是日本的總人口和南韓的兩倍,供應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自然貴了。以往西方只要控制到能源供應就可以調控通脹,但隨著中國這小康人群的出現,全球通脹實際上已經到難以單單由西方操控的地步。
刺激人口增長政策維護話事權
縱使以上種種說到中國人口對世界經濟帶來不少衝擊,但國策看似還未視這個總人口龐大是一個問題,所以才有三孩政策的出現。相對總人口的數字管理,看來中央更加著重人口結構和人口質素管理,最重要是維持人口健康增長,減輕老化和少子化問題,至於總數字太大反而不是重點處理。
要實現這個人口結構的調控,其實比想像中困難得多,畢竟即使是社會主義,可能控制絕育較容易,只要多方打壓(你懂的!)和控制戶口資源分配政策就可以了;但要逼夫婦生育,這個在多國嘗試利誘也不太成功,即使送教育、送津貼等,不少人口老化、少子化國家也試過了,但人口仍持續收縮。究其原因,就是生活成本增長、人民知識和技能的提升、以及男女勞動平權等因素發展下,更多人選擇自己生活水平改善,或者更投入於社會上的生產,更甚於將資源分配到下一代而放棄自己的技能和事業發展。
事實上,中國的生育率多年來一直在下降,這促使政府發佈了一系列政策試圖來減緩這一趨勢,但已實施兩年的「三孩」政策效果不彰。至於政府下步如何做?筆者跟友儕說笑,罰則上可以政策要求結婚三年不生要負擔額外稅項或直接加重稅於避孕套銷售或類此的產物,而償則不妨直接送車送樓等給有孕新婚夫婦或三孩夫婦,從而減免更多生活負擔的考慮。
在上世紀全球經濟關鍵人口就是那五億左右的西方國家陣營,但從今開始,隨著中國人民生活經濟逐漸趕上世方,世界的資源、供求定價中國將起著更強大的關鍵作用。當然,到近期西方去中國化而走向印度等人口大國,而中國仍然能維持這人口和經濟的引擎推進,筆者更相信是過多二十年後連印度也是小康時,西方將可能接近失去所有資源的話事權,信乎?
***未持有上述股份財務權益。
***以上內容只作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言論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不是渾水是熱水
香港早期的CFA,早年經常參與財經節目、在報章雜誌撰寫財經專欄,亦在公營機構負責大型基金管理,但自立門戶後就少有露面,直到現時江湖再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