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靜觀」很難???

上次和大家提及的「內在小孩」,那你懂得如何照顧「他」呢?要接觸自己的「內在小孩」,首先要安排時間,靜觀可會為你打開一度自己的「內在小孩」,透過學習靜觀是可幫助你接觸到現在的自己及「內在小孩」。
隨著自我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人知道要照顧自己的重要,包括不同層次,如身體上的、心理上的和靈性上的。
「靜觀」或稱「正念」(Mindfulness)的概念源於宗教,其中以佛教及基督教多在西方宣揚,而隨著西方醫學對人腦的研究日增,也把科學理解靜觀的距離進一步拉近。
靜觀主要是透過安頓、靜默、不加批判地去觀察自己即時感覺,包括在身體、感受以及靈性上的不同反應。
很簡單呢!筆者第一次的靜觀體驗是這樣的。 當老師叫我們坐下來、坐直身子、放下念頭、集中思想…我才知道原是很困難的!
因為我們太習慣有千百樣想法同時進行。試想想,我們現在都是邊行邊看手提電話、或者邊食飯邊想着家裡的事情; 我們都怕浪費時間! 你有多久沒試過只做單一的事情呢? 哪怕只是好好的走路、坐着、吃飯也沒!
筆者遇到另一種困難是「不加批判地觀察」。或許作為現代人的我,也太習慣批判自己、批評別人而忘記了純粹觀察。很多時候未有足夠的觀察和體會,便急急地判斷對錯,繼而令自己錯漏百出。
幸好,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不同國家的學者在研究人類大腦的時候,亦發現持續地學習靜觀,是能改變大腦的思路、功能與結構的,對減低壓力有明顯的幫助。
關於學習靜觀,現時歐美都有不同的靜觀學院:在美國有 Jon KABAT-ZINN 博士帶領的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靜靚中心 (https://www.ummhealth.org/center-mindfulness) 、 在法國有一行禪師創辦的梅村(https://plumvillage.org/zh-hant/) 、 在英國有若望邁恩神父成立的首間基督徒默禱中心(https://wccm.org/)。這些學院內的大師,都不約而同、不遺餘力地推廣靜觀,使普羅大眾都能可以輕易接觸到及感受到靜觀所帶來的平和及平安。 一行禪師法語 如果我們不夠平靜,就無法深入傾聽與理解。當我們心靈平靜,就能更清晰地看見現實,就像靜止的水面反照樹木、雲朵和藍天。寂靜是理解與智慧的基礎。 如果下一次你意識到自己很煩躁、很混亂,不妨坐下來,安靜地和自己好好相處兩、三分鐘,或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如想更具體地了解靜觀的好處及如何開始學習靜觀,可參考下列本地網頁。 https://newlife330.hk/
希望你也能享受到靜觀的好處。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