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經濟新出路 還靠港人走出來



上期講到美股見底,點知週初即時跌到一仆一碌。港股比美股更弱,弱到一個程度以為又再出現要人跳樓死的股災形態。還幸國家及時出手,將港股拉上安全線,日後形態就要有一些外圍好消息刺激,指數上多千點,相信市場人士才會宣佈脫熊。當然筆者對於股市已見底還是有信心,只是後市要向上飛升,要看市場接連好消息出現才有機會。

近年香港人極度悲觀,除了疫情外,另一個原因,相信是見到上半年,新加坡的GDP持續增長,反而自己連續兩季下跌,自然會比下去。不少城中領導,都會以新加坡為假想敵,時時希望可以比新加坡跑得快,跑得前。然而,現實中兩城的背景和體制,在現今世代突顯了分別,變相引至有些生意,香港人真的比較難發展出來。

實際上,我們香港人要自己認清事實,就是中美的衝突,除了台灣,香港也是風眼點。所以設身處地去考慮,我們金融中心的地位,一定會有所影響,畢竟資金永遠都會找安全的地方泊岸。然而,這也不代表香港日後金融中心地位不再,因為有資金追求安全,一樣有資金追求風險下的回報。

香港其中一個簡單生機,只要國家切斷了外地可投資中國的連繫(其實現在已經一路進行,ADR退市、中概回流等),做成要投中國的、做人民幣生意的老外,請到香港這個櫃台的狀況,香港就有出路,這個亦是新加坡不容易取締香港的方向。當然,要找新方向,事實上還有不少路向,但就必須香港人齊心走出來。現在一群人選擇棄城、一群人選擇抄襲別人、一群人又倡議發展香港甚麼基礎也沒有的產業等,這自然不容易做出成績。

雙城效應,不是要做到一模一樣,而應該是互補不足,雙城才各自有生存空間。有些事情甲城勝,又有些東西乙城優,這個是最終應該要出現的現象。香港人要學會自己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不用被別城境況牽著走,畢竟我們自己也有獨特的背景和資源(人才、資金和企業),只要把握住自己的與別不同,一樣大把世界。

不是渾水是熱水
香港早期的CFA,早年經常參與財經節目、在報章雜誌撰寫財經專欄,亦在公營機構負責大型基金管理,但自立門戶後就少有露面,直到現時江湖再現.....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