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星期,香港正式與內地通關,兩地人民都表現雀躍。畢竟這三年的封關,不單止讓不少家庭情人長期分隔兩地,同時也令不少企業要遙距模式運作,實際上對維繫感情和維持營運,也有一定影響。坊間有不少人,希望隨著通關後,世界會回復到從前那樣。然而事實就是,世界永遠都是向前走,以往的會一去不返,變幻才是永恆,所以我們只可以努力去適應改變,才能夠生存於歷史洪流。
首先,三年過後,最大的轉變,就是美元息口已經不是零息,這對於不少香港營運和投資帶來很大的衝擊。在美元短期大幅加息環境下,其實很多投資也變得不切實際,這不單對一般股票和債券投資者來說,對處理業務的企業家也九成是正確。畢竟以往融資成本低,資金放在銀行沒有多少回報,所以有幾厘淨利潤也變成可取的投資發展;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放在銀行都有幾厘,而如果要融資,就隨時更加要十厘以上的成本,試問又有幾多項目還值得投資?
投資以外,三年後的新世界,對香港消費和零售也做成壓力。以往奉行弱美元令香港消費價廉物美,又方便又齊全;然而上年美元大幅攀升,很多外幣也兌美元大跌,變相來港旅遊消費更貴。其實現時連香港人也知道要出外消費,因為現時港元強,在外地消費十分著數,那麼又有甚麽誘因叫外地人來港消費呢?
美息高企已經是事實,但另一困擾經濟發展的因素是衰退的來臨。隨著能源價格上升、俄烏戰爭、中美衝突等多重夾擊下,各大國衰退看似無可避免,而這亦可能帶來一個新經濟秩序。當然原本寄望中國防疫政策改變有助舒緩這問題,但看似西方國家也不領情。所以開關後,經濟若果硬著陸,人人荷包乾硬化,相信香港經濟要回復昔日的光景也不容易。
當然,筆者也同意香港特首提到香港有優良的DNA,所以即使新世界、新秩序下,香港也非一無是處。畢竟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中國唯一之地奉行資本主義,有著普通法精神,所以對於國內資本家要面向國際,或國際投資者想進軍國內來說,香港仍然是好地方。然而,經過多年發展,這DNA早已經種下不少不利因素,如社會潛藏茅盾、高樓價、高生活成本等,對進一步發展帶來障礙。同時,香港過去幾年在此優勢沒有花多少資源去發展(資源都是集中於抗疫和國安問題),在新秩序下是否能夠延續其D N A優勢,相信也要花一番功夫。
***未持有上述股份財務權益。
***以上內容只作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言論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不是渾水是熱水
香港早期的CFA,早年經常參與財經節目、在報章雜誌撰寫財經專欄,亦在公營機構負責大型基金管理,但自立門戶後就少有露面,直到現時江湖再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