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跌市莫失信心 政策指向復甦



執筆時美股又跌過,朝早當然有友人查問是否升完。
現時之回升,主要是建基於政策之轉變,因為多地政府也應該意識到,持續之水火不容局勢,對大家也沒有好處,僵持下去各地經濟都會崩潰,因此政策轉變是必須的。現時眼見國內就最有效回應市場素求,在多方面也全力推動經濟復甦;反觀美國,仍然未有有效政策去應對高通脹和經濟下行風險,一直搞對抗和分化,現時不單非洲各國和太平洋群島不理其指指點點,連南美諸國也拒絕參與其領導峰會,多少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步伐。然而,由於中港兩地股市早已處於偏低水平,加上政策配合適時,短時間中港股市可能會偏離美股表現而持續攀升,獨享全球資本市場的紅利。

其實經濟復甦的動力,一方面要靠市民努力,另一方面就要靠政策配合。可是近月有關取消強積金對沖和公務員加薪方案等,都在社會上引起不少回響。

作為僱主,當然明白取消長期服務金在強積金對沖的影響,但政府也給予廿年有多的緩衝期,其實沒必要硬反對,反而應該在人力資源上再重新部署好過。畢竟現今科技發達,廿年後每間公司要多少人工作(隨時現時一半工種可以機械人和人工智能代替),以及是否一定身處香港的人才可應付工作等,也可以一日千里。僱主作為資本家,就是能有效管理資源去創造經濟價值,各地政府自設各樣門檻,只是考驗資本家的管理能力,能夠留下來的都會比別人更優秀。

至於有不少聲音反對公務員加薪方案,源於近年經濟環境,一來這幾年裡不少香港人其實是降職降薪,自然奇怪為何有鐵飯碗的公務員反而可以加薪;二來也顯示中央和香港市民,不滿公務員的整體表現(所以個別公務員團隊可能表現可以,但整體相信評價不高),無理由無表現都有人工加之道理。其實公務員之薪酬調查之最大問題,是只參考別人的調升幅度和通脹,莫視了別人的表現可能優於公務員服務水平,以及別的機構是有汰弱留強的機制,能留下來的,當然是人才和值得更好待遇。

私人機構現時仍然有人工加,一來可能人才缺少、二來人家可能逆境自強,仍然帶領團隊有優秀業績;反觀公務員在抗暴、抗疫等,成績如何就不多說了,而即使公務員有流失,相信在勞動市場上要填補仍然容易。事實上,若果日後可以讓市民和中央參與每個部門之表現評核,相信自然更少加薪阻力,而市民應該更加感受到公僕的服務進步。
***未持有上述股份財務權益。
***以上內容只作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不是渾水是熱水
香港早期的CFA,早年經常參與財經節目、在報章雜誌撰寫財經專欄,亦在公營機構負責大型基金管理,但自立門戶後就少有露面,直到現時江湖再現.....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