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反中的媒體,近期都集中報導有關中國樓市瀾尾樓、斷供潮和銀行資產質素變壞等消息。
到底實際情況有幾壞? 實際數字從銀行壞賬率來看,只有0.01%左右,其實絕對可以接受,而此數字就算多十倍也還是十分可控的局面。邏輯思巧下,幾個樓盤不可能容得下半個城市的人口,所以真正受嚴重影響的永遠是少數人,其餘最多是樓價跌的投資者,但未至於血本無歸或無家可歸。當然,不信國內數據的大有人在,所以集中討論數據也未必有意義。
那麼大家又不妨細想,以往有那些國家或地區因為瀾尾樓而帶出嚴重問題呢?香港、國內在經濟起飛時,也試過出現幾次的瀾尾樓浪潮,但最終都是持續繁榮。事實上,在經濟週期中,樓市有起有落,發展商、建築商倒閉以至瀾尾樓等是必然週期陪葬品,大家無須大驚小怪。所以引用瀾尾樓作指標去顯示經濟一蹶不振,未必是一般人所認為的影響那麼深遠。反而一個城市產業的轉移,才可能是最致命,但這又要另文分析。
當然,管好樓市發展絕對是此階段各地政府的重任,畢竟不少市民的財產中,自住樓房也佔相當比重。要避免重蹈覆轍,地方政府不妨對發展商、建築商和按揭方財力作出資產和團隊認證,以及安排首置保險(若出問題,保險商會賠償損失),加強市場對投資樓房信心。
這制度一方面可有限管控樓房無限制發展,另一方面也淘汰不良商戶的生存空間(因認證難,找保險商承保也不容易),長遠可以讓各省市的樓市健康發展。然而更長遠的政策,就一定是讓各省市產業各自多元化、互利互補以及減少土地拍賣收入和對樓房倚賴的財政發展,從而讓各地經濟做到百花齊放。
不是渾水是熱水 香港早期的CFA,早年經常參與財經節目、在報章雜誌撰寫財經專欄,亦在公營機構負責大型基金管理,但自立門戶後就少有露面,直到現時江湖再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