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23年,剛剛好是危疾保險面世四十週年,不如讓筆者說說歷史。回顧歷史,意義就是鑑古知今推未來,從而讓我們早一步知道如何去把握。
危疾保險的出現,是源於四十年前開始有癌症治療,但醫療費用昂貴,所以一位在南非的醫生跟南非保險公司商量,是否可以推出這類保險讓人購買,好讓更多病人有機會獲救,因此在南非就誕生了第一張的危疾險。醫生是出於好心,此舉動日後更惠及醫療團隊的日後生意,因這樣可以讓更多人負擔得起癌症治療;保險公司也並不只是大愛而同意承保,反而是見基於當時醫保有太多限製而引致不受歡迎和投訴,因此將危疾跟一般醫保稍為分開也是一個很好的生意經。
從前的醫保收費貴,因為要保得足就一定貴,保得少就人人覺得無用,究其原因就是傷風感冒又要賠、中風癌症又要賠,一個保費就變相很是很多被保人要為了一個癌症病人而多付了保費作賠款。然而,自從醫療和危疾稍為分家,醫保保費可以向下調(因入院醫大病的保額較少了)而更受企業團體歡迎(當醫療福利),同時更多人也只是擔心出現危疾不能負擔醫藥費(反而平時小病就無需保司賠償吧!),所以個人就更傾向於買危疾保,雙得益彰。
至於香港近年流行之分紅險和儲蓄險,多少要拜量化寬鬆政策所致。這個險種絕對是傳統險種,沒有特別,突然在香港爆紅,究其原因就是銀行利息歸零,資金就會看上任何有回報的東西(買樓、買債等),所以這類其實每年派息都相對穩定的產品變成焦點,因為香港大部份保司都可以保證約每年2%之回報,相比當時銀行之0%利息,好上百倍。
從分紅險和儲蓄險之浪潮,現時慢慢又轉變到萬用險,究其原因又是因為大環境的轉變。甚麼大環境?又是息口。因為現時銀行息口調高不少,用過往的分紅險和儲蓄險來做生意,保險公司知道早晚不行(跟銀行利息差不多,怎麼可能吸引客戶呢?),所以才有萬用壽險的出現。一來保司不用承擔太多回報的壓力(實際上,很多保司的回報已經追不上其預期,要知道連短期的3-4%也做不到,唔明點解會有人信三十年後可以復利7%),二來保單客戶也有機會得多較銀行利息高的機會,各得其所也是雙贏局面。當然,由於這個帶多點投資成份,所以在資產分配上跟分紅險和儲蓄險不一樣。
至於近期在港特別多是多元貨幣的儲蓄險,予其說是滿足客戶需求,倒不如說是保司看清局面。現實中,大家都知道全球在去美元化,但作為專出美元單的保司,由於積壓大量美元資產和承諾,他們可能面對前所未有的風險。因此這時推出多元貨幣,多少是為了保司名正言順去增加不同貨幣資產(若果沒有多元貨幣單,任何外幣資產都變相是外匯投資),從而減輕保司的資產風險。
總的來說,保險產品的出現,很多時都是時代的轉變而產生,上述說到的,能夠在市場中留下來的,必定是成功的產品,而大多是因時制宜,所以只需要確立了正確的風向,轉好舵大家就自然順風順水。
**以上內容只作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