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之日剛剛是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宣布加息四份一厘,並言明加息不會因金融個別事件震盪而忽視通脹風險。當然加息不會將所有銀行也搞跨,但原來央行是可以接受多間有一定規模的銀行倒閉,也認為只是小量金融震盪,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完全輕視對金融市場的衝擊。
Image source: Yahoo News
另一邊,瑞士央行硬將瑞銀收購瑞信,跳過兩邊董事局和股東權益(若果要賤賣何以不賣給其他機構叫高一點價錢呢?)。同時,一次過掃走瑞信發的CoCo Bond,完全跳過債權人權益之優先權,也沒有考慮牽連持有其他CoCoBond 的投資者,以及日後其他金融機構要再籌資本之難度。央行的霸道可以罔顧金融市場、資本主義𥚃恆之有效的秩序和規則,究竟市場日後如何發展。
現時幾何肯定之發展方向:
1. 銀行身為百業之母,在資產價格收縮時,以及經濟多個範疇也出事(初創、加密貨幣等),相信放貸將會大幅度收縮,因此可以預期西方多地經濟將進入收縮期,即是經濟衰退,毫無懸念;
2. 另一方面,由於西方國家持續加息,勢必引發一連串的金融機構風潮,這將最終牽起大量資金流出,中東和亞洲是候選地方,因為中東和亞洲金融體系相對上資本和現金都充足,同時也有更多封閉的經濟體系,自然少點機會被西方金融體系崩盤的風險直接拖累;
3. 央行持續加息將引發更多金融機構進入援助名單,因單單看息口會議後的發表,看來央行還未知自己的行為是自掘墳墓,仍然覺得持續加息是必要,而銀行倒閉是個別事件。實際上,銀行管理上有閒錢已經算是比較保守,而將閒錢買入政府債券也是頗合理的預期行為(唯一可以追究就是點解買那麼長債)。若果央行死性不改,留下來的銀行只會更保守於放貸和資金管理,對疲弱經濟造成惡性循環;
4. 西方國家經濟衰退看似無可避免,現時只是估計其規模和時間。部份研究認為大衰退機會不高,這就看加息壓力有幾大。當年的美國大蕭條,多多少少也是因為央行大幅加息所致,最終引致銀行倒閉潮。當然,有人認為現時息口沒有歷史上那麼高,所以殺傷力不大。然而從現實來看,我們上年致今的加息幅度可能是歷史最高和最急,很多銀行在放貸和資產配置也未能短時間調整,所以說到衰退的規模可能更大也不出奇,而歷時也可以很耐。
至於港股和中國A股是否能獨善其身,還要看最終中國對外貿易是否可以維持(增長就不要期望了‥)。若果全球性衰退,對中國制產品需求自然放緩,這就會漸漸影響到本港和國內經濟,所以人民銀行及早降準是有點遠見。
總括而言,這次央行對市場現象之輕視,相信將帶來重大經濟後果;而央行在決策上顯示出的霸道,更加將西方國家建築多個世紀之金融系統一次過打跨,現在看這破爛的金融系統還可以頂幾耐,醒目的投資者相信早已準備好逃生門,只是不知我們監管當局又有沒有應急方案準備。
不是渾水是熱水
香港早期的CFA,早年經常參與財經節目、在報章雜誌撰寫財經專欄,亦在公營機構負責大型基金管理,但自立門戶後就少有露面,直到現時江湖再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