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年的疫情肆瘧,良朋共聚,得來不易。然而對於前景,席上幾位老友也未感樂觀。製造業的,先是怕生產力不足(國內封城),後又怕做了生意也收不到錢(外圍經濟下滑);金融業的,先是怕美國加息一再拖累股市下瀉,後又怕外資一去不返而失去金融中心光環。再加上,港元跟美元掛釣,在出外消費上,香港人當然有所得益,但在生意上,香港的競爭力就大幅降低。要捱過這疫情已經不容易,但最慘是疫情過後的前景也不太樂觀。
若果中美衝突持續,台灣、香港絕對是核心戰場,香港如何自處,絕對是未來管治中的一大難題。台灣方面,其實大家反而不用擔心太多,因打仗前就一定得到美國支緩,政治上可能受到絕對封殺,但經濟應該一如斷了小三通後一樣,未必有太大變化。同時,淪為美國的棋子,台灣人也沒有甚麼可以做,只可聽天由命。
反而香港,經過早年的暴動和國安法出台後,加上疫情限制,香港管治總算穩定下來。然而,由於美國連串針對中國的制裁政策後,難免會讓人對香港失去作為金融中心的信心。香港究竟如何自處?
其實香港必須好好運用其對接國際的金融地位,在金融領域上,保持與國際接軌。畢竟中國需要利用香港的一國兩制,來對接外地保持交流和溝通;同時香港也需要這國際聯繫,才能突顯自己在國內的角色。所以對於那些排除外資的政策、癈除聯匯的聲音,基本上可以先放在一旁;我們反而要做的,就是全力打造成為最有利外資營商賺中國經濟紅利的地方。多發展外地人移居香港、企業進駐香港的優勢,例如簽證多樣化、留學創業也較少限制、外資企業進駐香港在發展中國市場的優惠等。那些說成甚麼讓外國人割中國人韮菜論,其實是站不住腳,因金融市場就是能者居之,經濟就是互通有無、各取其利,不能說所有紅利都只可以中國人賺才叫愛國,實際只要協助國家能與外地保持聯繫,讓外地人多明白中國堀起不做成其威脅,不再麻木相信中國邪惡論,自然就是愛國行為。
在散席前,筆者也分享了點悲觀見解,實際上世界是趨向不和平,而可能在未來十年廿年,全面戰爭可能一觸即發。當然世界大戰離大家這麼近是很難想像,但歷史上在領導地位的挑戰中,從來難以避免一場硬仗。只有通過一場消耗和摧毀戰,勝出的王者才能繼續領導各國,才可定立新規則,天道循環,無人能阻。
***未持有上述股份財務權益。
***以上內容只作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言論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不是渾水是熱水
香港早期的CFA,早年經常參與財經節目、在報章雜誌撰寫財經專欄,亦在公營機構負責大型基金管理,但自立門戶後就少有露面,直到現時江湖再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