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棄清零政策,不單對內地疫情帶來重大改變,對各地的旅遊和防疫政策也起著一定衝擊。現時有不少人質疑在未全面準備,爲何突然放棄清零?又有不少人會覺得若最終選擇與病毒共存,爲何不如西方一早全面不設防?
要解答以上的問題,筆者建議大家先加點想像力。試想像,若果中國三年前不是堅持清零政策,當時好可能發生的事情是甚麽呢?全球可能六七成人也中了(悲觀點九成也不奇),並且全球大部份生產停了,最終口罩不夠、藥物不夠、醫療設施不夠等,究竟這會否最初是天災,最終變成人禍?所以中國和西方國家分階段與病毒共存,其實為世人不單減了傷亡,同時也確保了物資供應讓多些人能存活下去。
致於幾時方是合適的政策改變?由於外地疫情已經成常態,多地生產也漸漸回復,國際間藥物供應也穩定下來,所以才可以減輕重症和死亡;同時,正正是經過三年的變化,病毒也變種了比初型較不致命,所以現時開放政策,其實整體風險較三年前低,無疑短時間可能會大幅增加國內人民染疫個案,但也可快速建立抗疫併障,最終讓社會復常,中國也再次與國際再接軌。
所以話世事變化萬千,看似敵對的陣型,三年前在疫情下施行不同的抗疫措施,誰會想像到背後有著奇妙的默契,長期亂中有序,從而讓大部份人能夠順利渡過這個疫劫。那麼當中國正式融入國際後,新的國際秩序會如何發展呢?這個是價值連城的問題,所以都係賣個關子先。
***未持有上述股份財務權益。
***以上內容只作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言論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不是渾水是熱水
香港早期的CFA,早年經常參與財經節目、在報章雜誌撰寫財經專欄,亦在公營機構負責大型基金管理,但自立門戶後就少有露面,直到現時江湖再現.....
Comments